跳到內容

跳到目錄

繼親家庭面對獨特的挑戰

繼親家庭面對獨特的挑戰

繼親家庭面對獨特的挑戰

● 帕特里夏·帕佩諾夫博士是繼親家庭問題的專家,她指出,以非繼親家庭為範例來解決繼親家庭的難題,就好像「走在紐約市的街道上,用的卻是波士頓的地圖」。

事實上,和非繼親家庭相比較,繼親家庭要面對的挑戰不僅是獨特的,而且十分複雜。心理學家威廉·默克爾談到,繼親家庭是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最複雜、最不自然、最難應付的」。

在重重障礙下,繼親家庭又怎麼可以成功呢?建立繼親家庭各成員之間的關係就像縫一張拼布被子,儘管開始縫的時候縫口很容易開,但整張拼布被子縫好後會非常結實。當然,整個縫製的過程要十分細心才行。

讓我們先來看看繼親家庭普遍要面對的一些挑戰,以及可以幫助他們把各自的生活「拼」在一起的方法。然後,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四個成功的繼親家庭。

挑戰1:期望落空

「我很希望能用愛和關心贏得繼親子女的接納,但是已經過了八年了,我還在等他們接納我。」——格洛麗亞 *

組成繼親家庭的夫婦往往對新的家庭期望很高。他們希望可以避免或彌補前一段婚姻的缺陷,還可以在新的婚姻生活中尋得愛和安全感。可是,他們的有些期望其實是不切實際的,不能實現時就會令他們沮喪。正如聖經所說:「期待的事遲遲不來,叫人憂心如病」。(箴言13:12)如果你期望的一些事沒有實現,叫你憂心如病,你該怎麼辦呢?

你可以怎樣做

不要把這種失望的感覺埋在心底,以為隨著時間過去自然會好起來。首先,要找出是哪件事不能實現而令你沮喪。其次,要想想為什麼你會對這件事懷有期待,這樣你就可以了解為什麼這對你來說很重要了。然後,要調整自己的想法,合理地看待目前的情況。以下是一些例子:

1.從再婚的那一天開始,我就會愛我的繼親子女,他們也會愛我。

為什麼會這麼想呢?因為我一直渴望能有個溫暖又關係緊密的家庭。

合理的想法:總有一天,我們彼此之間的愛會培養出來。現在,最重要的是我們都有安全感,可以互相尊重。

2.在這個新家裡,所有人都會適應得很快。

為什麼會這麼想呢?因為我們已經準備好要有一個新的開始。

合理的想法:繼親家庭通常要花四到七年才能彼此適應。我們的難題是正常的。

3.我們不會為了錢而計較。

為什麼會這麼想呢?因為我們之間的愛可以化解一切小矛盾。

合理的想法:之前的那段婚姻還連帶著一些錢的問題,這些問題十分複雜。我們不太可能馬上就把大家的錢放在一起花。

挑戰2:怎樣可以互相了解

「在這個新家裡,我們每個人都適應得很快,很快就沒那麼彆扭了。」——良人

「過了差不多十年的時間,我才願意融入這個新家,為這個家付出。」——達輝,良人的繼子

像良人和達輝一樣,繼親家庭的各成員不太能夠了解彼此的想法。意識到這一點為什麼很重要呢?因為有問題出現時,你可能想快點兒解決,但如果要有效地 解決,就必須先了解你的家人。

要了解家人,留意談話的方式十分重要,因為言語的力量很大,既可以強化人,也可以打擊人。聖經說:「生死都在舌頭的權下」。(箴言18:21)那麼,你可以怎樣善用言語來了解對方,而不是造成隔閡呢?

你可以怎樣做

● 要關心對方的感覺,體貼他,而不要妄加判斷。例如:

如果你的兒子說:「我想爸爸」,要表示你理解他的感受。與其說:「你的繼父也愛你,比你自己的爸爸對你更好。」不如說:「我知道對你來說很不容易。可以告訴我你為什麼想他嗎?」

與其責備新配偶說:「如果你好好教教你的兒子,他就不會這麼沒禮貌了。」不如試試讓他知道你的感受,說:「你可以提醒一下孩子,回家的時候跟我打個招呼嗎?這樣我心裡會覺得舒服一點。」

● 要善用一起吃飯、消遣和崇拜上帝的時間來彼此了解。

● 定期舉行家庭會議,每個人都要出席,別人說話時不要打斷他們,讓大家可以暢所欲言。最好先說說這個新家有什麼好的地方,再談談哪裡可以改進。要尊重每個人的意見,即使你並不同意。如果有些問題要討論,所有人都可以提出建議。

挑戰3:怎樣讓「外人」融入家庭

「我的妻子和她的孩子們總是一起排擠我,我就是個外人,是多餘的。」——沃爾特

有些家庭問題的產生,其實是由於人擔心自己被家人排擠在外。例如:

● 孩子本來跟未來的繼父繼母相處得很好,但父親母親一再婚,孩子和繼父繼母就有相處的難題了。

● 繼父繼母嫉妒一個六歲大的孩子。

● 為一些家庭瑣事激烈爭吵。

這種情況對孩子的生父生母也有影響。如果這個家不能和諧,就會讓他們感覺很難受。好像卡梅所說,「我被夾在丈夫和兩個孩子中間,真不容易」。

聖經的原則可以幫助人應付這些挑戰。耶穌說:「在一切事上,你們希望人怎樣待你們,你們也得怎樣待人。」(馬太福音7:12)一個繼親家庭可以怎樣讓所有成員都融入,而不是把任何一個人排斥在外呢?

你可以怎樣做

● 要把你和配偶的關係放在家庭關係的首位。(創世記2:24)要花時間陪你的新配偶,並在孩子面前確立他的家庭地位。比如說,做爸爸的可以在結婚前就告訴孩子:「我很愛她,會和她結婚。我知道你也會好好對待她。」

● 要定下時間和你的每個孩子單獨相處。這樣做就可以表明你重視他們,可以讓他們知道你還是很愛他們。

● 花時間和每個繼親子女單獨相處。沒有生父生母的介入有助於你們培養良好的關係。

● 要使孩子融入新家庭,不用強迫他們跟以前的家人斷絕來往。最好不要勉強繼親子女用一些親暱的詞來稱呼你,比如叫你「爸爸」「媽媽」。大一點的孩子起初可能會覺得用「家」或「我們」這些詞很不舒服。

● 要給每個孩子分配一些家務;吃飯的時候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子;讓他們在家裡都有一個自己的空間。也要考慮那些不是和你住在一起,只是偶爾才過來的孩子。

● 不妨考慮一下換個房子或把現在的房子改變一下,這樣,家裡的新成員就不會覺得自己是個外來人了。

挑戰4:管教孩子

「我管教卡梅的孩子,她不但不支持我,反而去哄他們。」——巴勃羅

「看到巴勃羅教訓我的孩子,我心裡特別難受。」——卡梅

為什麼在繼親家庭中,管教孩子會引發衝突呢?單親父母再婚前,可能管孩子管得不是很嚴格。再婚後,繼父繼母可能對繼親子女還沒有那麼深厚的感情。結果呢?繼父繼母也許會覺得親生父母管孩子管得太鬆,而親生父母會覺得繼父繼母對孩子過於嚴格。

聖經建議做父母的要在管教孩子時保持平衡,說:「不要激怒兒女,只要照耶和華[上帝]的意思管教他們,糾正他們的思想,把他們撫養成人。」(以弗所書6:4)這句話的重點是,父母要留意引導孩子的思想,而不光是控制他們的行為。此外,聖經也鼓勵父母要表現愛和仁慈,這樣管教兒女就不至於激怒他們了。

你可以怎樣做

● 要定下家規,並切實執行。先從已有的家規做起。想想在以下情況下切實執行家規的益處:

繼母:珍妮弗,家裡的規定是先做完作業才能用手機發信息。

珍妮弗:你又不是我媽。

繼母:沒錯,但是小珍,今天晚上爸爸不在,所以我就得盡家長的責任,家裡的規定是先做完作業才能用手機發信息。

● 要避免為孩子定下太多規矩或太快改變他們日常生活的習慣。對孩子來說,他們的生活已經天翻地覆了,哪怕繼親父母只是加上一條簡單的規定,也會讓他們承受不了。當然,還是有必要定下一些新的規定,比如尊重家裡人的隱私、注意自己在家裡的穿著,如果在繼親家庭裡有大一點的孩子,就更要留意這些。

● 別當著孩子的面討論管教方面的分歧,要在私下裡商量如何解決。要把討論集中於怎樣改善孩子的某些不當行為,而不要指責對方之前的管教方式有問題。

[腳注]

^ 7段 本系列文章中有些人名是化名。

[第3頁的圖片]

建立一個團結鞏固的繼親家庭好像是個不能實現的夢

[第4頁的圖片]

要留心聽,好了解每個人的感受和他們關心什麼

[第6頁的圖片]

如果父母雙方對管教有分歧,要私下談談,解決問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