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內容

跳到目錄

如何幫助孩子應付哀傷

如何幫助孩子應付哀傷

如何幫助孩子應付哀傷

要告訴一個大人他的至親或好友去世了尚且不容易,更別說要告訴一個孩子了。

很多孩子知道有親人或朋友去世時,他們都會感到困惑甚至害怕。要幫助孩子應付哀傷並不容易。如果父母自己也很悲傷,很需要有人安慰,要幫助孩子就更加不容易了。

為了不讓孩子受到太大的打擊,有些父母會告訴孩子去世的人只是「走了」或「不在了」。可是,這樣說會誤導孩子,彷彿欺騙孩子一樣。那麼,你可以怎樣幫助小孩子明白並接受親人死去的事實呢?

雷納托和妻子伊莎貝爾都是耶和華見證人,他們的女兒妮科爾才三歲半就夭折了,當時他們也要設法幫助五歲的兒子費利佩應付失去妹妹的傷痛。

《警醒!》代表:你們怎樣告訴費利佩他的妹妹已死去了呢?

伊莎貝爾:我們盡量對他坦白,鼓勵他說出心裡的疑問,然後再用他這個年齡的孩子能夠明白的字眼來回答他。妮科爾是因細菌感染而死的,於是我們告訴費利佩,有蟲子進了妹妹的肚子裡,但蟲子太厲害,醫生無法把牠們殺死。

《警醒!》代表:你們的信仰是以聖經為根據的,那麼關於死亡,你們有沒有告訴費利佩聖經的觀點?

雷納托:有,因為我們相信聖經的觀點可以為費利佩帶來安慰。聖經說得很清楚,死去的人毫無知覺。(傳道書9:5)我們認為,告訴費利佩聖經怎樣談到死亡,可以消除他的一些恐懼,例如,他晚上一個人的時候也不會那麼害怕。

伊莎貝爾:聖經也說,死去的人會在地上的樂園裡復活。我們相信這件事,而且覺得復活的希望可以幫助費利佩。於是我們告訴費利佩:「聖經記載耶穌曾把崖魯12歲的女兒復活,所以將來妮科爾也一定會復活。聖經真的這麼說。」(馬可福音5:22-24,35-42;約翰福音5:28,29

《警醒!》代表:你們所說的,費利佩都能明白嗎?

雷納托:我們覺得他明白。大人的解釋要是簡單清楚、坦白正確,孩子就比較容易應付哀傷。其實我們也不用忌諱什麼,因為死亡是人生的一個現實面,但遺憾的是,現在沒有人能夠避開死亡。所以,父母需要幫助孩子應付死亡帶來的悲傷,我們後來也這樣幫助小兒子維尼修斯。 *

《警醒!》代表:你們有沒有帶費利佩出席妮科爾的喪禮呢?

雷納托:我們考慮過利弊之後,還是決定不帶他出席。他這個年紀的孩子心靈比較脆弱。當然,有些父母會帶年幼的孩子出席喪禮,而每個孩子應付問題的能力都不一樣。如果家長真的 要帶孩子一起去,就最好先告訴他們喪禮是怎樣的。

《警醒!》代表:妮科爾去世後,你們一定很難過。那麼,你們會不會擔心費利佩看見你們哭呢?

伊莎貝爾:我們從沒想過不讓費利佩知道我們傷心難過。既然耶穌在好朋友死去時也「掉下淚來」,我們為愛女的死而哭也是人之常情。(約翰福音11:35,36)我們覺得,讓費利佩看見我們哭不但沒有什麼不妥,反而可以讓他看出,哭不是錯的,而是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。我們希望費利佩不開心時不要憋在心裡,而是要表達出來。

雷納托:一個家要是發生悲劇,孩子會失去安全感。不過,父母跟孩子坦誠地溝通,說出自己的感覺,孩子也會願意說出自己的真正感覺。父母留心聆聽,了解什麼正困擾孩子,就知道可以怎樣安慰他們,減輕他們的恐懼。

《警醒!》代表:你們有沒有從別人得到幫助?

雷納托:我們的基督徒會眾裡有很多人幫助我們。他們探望我們,打電話安慰我們,又寫問候卡給我們,這一切讓費利佩看出他們多麼愛我們、關心我們。

伊莎貝爾:家人也給我們很大的幫助。妮科爾去世後,我爸爸決定每天早上都來跟我們一起吃早餐。我們真的很感激他的扶持,費利佩也很喜歡外祖父陪伴他。

雷納托:我們從基督徒聚會得到來自聖經的鼓勵,這樣的鼓勵十分寶貴。雖然在聚會中有時會讓我們想起妮科爾,叫我們忍不住流下淚來,但我們仍盡力參加每個聚會。為了費利佩,我們更要保持堅強。

[腳注]

^ 12段 如果需要更多資料,請參看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冊子《痛失親者》,以及《守望台》雜誌2008年7月1日刊《幫助孩子應付哀傷》18-20頁一文。

[第14頁的附欄或圖片]

耶和華見證人出版了以下的書,能安慰痛失親友的人。

為成年人寫的:

《辨明聖經的真理》

第6章:人死後會怎樣?

第7章:已故親友的真正希望

為兒童寫的:

《我的聖經故事書》

第92課:耶穌復活死人

為9至13歲的孩子寫的:

《向偉大的導師學習》

第34篇:人死後會怎樣?

第35篇:死人會復活!

第36篇:誰會復活?他們會住在哪裡?

為青少年寫的:

《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——有實效的答案》,第1冊

第1冊第16章:我怎樣才能應付喪親之痛?

[第15頁的附欄或圖片]

怎樣幫助孩子

● 鼓勵孩子發問。讓孩子知道,你隨時都很願意跟他們談談有關死亡的問題。

● 不要說得太隱晦、太抽象,例如說死去的親人「離開我們了」或「走了」。

● 要用簡單、直接的話描述死亡。有些人會告訴孩子,去世親人的身體「好像玩具壞了,修不好了」。

● 預先告訴孩子喪禮是怎樣的,還要告訴他們喪禮上發生的事,去世的親人都看不見、聽不到了。

● 不要隱藏心中的悲痛,這樣,孩子就可以看出哀傷是人之常情。

● 要記得,每個孩子的個性和情況都不同,所以他們表達哀傷的方式也不會一樣。

[鳴謝]

資料來源:www.kidshealth.org

[第15頁的圖片]

左起順時針方向:費利佩、雷納托、伊莎貝爾、維尼修斯